標準焦段,日常拍攝足矣。
就是使用頻率比較高!
若非是常拍風景,或是動物寫生,要不就是改玩定焦鏡了。
標準焦段恆定光圈,常常是kit之後的下一支鏡頭。
網上各大站多的是詳盡的開箱,和專業的評測,
所以這邊要分享的是換鏡時的一些心得與建議。
我是一廂情願的認為這種走過來的心得與建議比較能推到您心啦!
精彩的開箱文是一種誘惑,專業的評測能給您方向。
然這真誠的心得分享,可是推您入坑的手啊!(つД`)ノ
小弟從18-55kit入門到現在也好一陣子,
從物色新鏡開始,爬文也都爬出痕跡了,這裡整理幾個aps-c機身,從kit換過來常會考慮到的鏡頭
1.canon 17-55mm f2.8 IS USM
2.canon 15-85mm f3.5-5.6 IS USM
3.canon 18-135mm f3.5-5.6 IS STM
4.sigma 17-50mm f2.8 EX OS HSM
5.sigma 17-70mm f2.8-4 OS HSM
6.tokina和tamron也都各有一支恆定f2.8標準鏡
並非是只有這些選擇,而是價格帶相近,也常看到網友發文提問,所以提這幾管。
以下鏡頭體積比較。轉自the-digital-picture.com
左至右
canon 18-55
canon 15-85
sigma 17-70
sigma 17-50
選鏡頭最麻煩的地方就是,沒有萬能鏡!
前輩總是常說,多拍多拍,多拍就能找到您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鏡頭!
若是大光圈需求,那就簡單!各家都有,這是單純的看預算做抉擇。需要更方便,能一鏡到底的焦段,那就是旅遊鏡了
C 18-135是新鏡,好不好評?有評測能爬。這邊不提。
預算先決又希望有方便焦段的朋友可以考慮。
一般來說,焦段的便利和所謂的畫質,是有所取捨的,
但是,通常美麗的瞬間是不會等你換鏡頭的!
從一開始想換鏡,小弟我就是希望焦段能比18-55再方便點,所以我在s17-70和c15-85做抉擇,這也是很多朋友常發問的點!
既然是心得分享了,所以一定是要直接切入題旨!
15-85焦段真的很完美,等效是24-136。又是原廠鏡!成像銳利度和發色都有好評測試文,就是光圈那麼可惜點,
所以很多前輩都推入手15-85再掛支閃就完美了!
小弟未能入手的點在於,入手價跟24-105 f4L差不多...
而...您有ff的考量嗎?
再來是17-70,焦段縮了,但有了較大的光圈。
雖然f2.8很窄,不過可以當恆定f4。C/P王也是一大賣點!2013版的3代鏡剛上市一個月左右,定價很強勢!
新塗裝質感很好,日式風格,沒有2代霸氣,但也輕了一些。
網路開箱最多討論的是耀光問題,但銳利度和發色都不錯,這邊就不贅述。
後接環是金屬製,有點頭重腳輕也不用擔心。
小弟在購鏡時,適逢sigma鏡頭全線大跳水,新舊17-70價差有3K,C/P王就是C/P王!
17-50售價跟2013版的17-70差不多,所以入手前還猶豫了一下,坦白說新塗裝的17-50真的很好評,脫皮跟偏黃的問題都改善了,
一跳7K的價差,能入手副廠鏡皇,怎能不動心...根本可以不考慮直接入手!
講到這,還是要以您在拍照時最常遇到的情況做考量的方向!
這裡提幾個點給想換鏡的朋友參考...
1.焦段的選擇。
大家最常討論的就是,焦段不足而多移動兩步來拍,成像的差異。我倒覺得重點應該擺在"不夠廣,後面是山谷"還是"打不到你要的蟲魚鳥獸,而且無法再往前走了"!
2.光圈用時方恨小。
大光圈在室內真的很好用!但並不是神到都不需掛閃燈。
而室內公共場所,方便一直閃嗎?這些都該考慮到
還有,是不是總需要光圈全開?
除了某些鏡皇,最佳光圈往往不是最大光圈。而室內公共場所,方便一直閃嗎?這些都該考慮到
還有,是不是總需要光圈全開?
所以也有一些朋友會推定焦鏡,再補一句這樣光圈不更大?
景深才夠奶油之類的:目
我自己的狀況是除了拍人,我總是拍魚。
焦段不夠長,而我人也已經貼在玻璃上了,不能開閃燈也希望能多些進光量,
所以我選擇了2013的sigma 17-70。
這顆新鏡的表現,我也用的很滿意!
希望這種換鏡的心得,可以給朋友們一些方向,
換鏡是過程,按下快門才有結果。可別在這過程耗太久,時間要拿去多拍些好照片才是!
還是前輩說過的老話,
多拍多拍,熟悉自己拍攝的題材需要換什麼裝備,
這也是攝影好玩的地方,成就感的起點啊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